产品专栏
绿色议题
茅埔坑湿地断成两截的吊桥,象征「同心成事」。 图片来源 / 阿坤 Wang kun hung。
地牛翻身,九二一地震一夕之间震垮了南投桃米社区超过半数以上的房屋,无惧断垣残壁、产业衰退及人口外流等种种状况,当时的里长大力号召居民与各方人士,重新整顿森林、溪涧,并悉心经营照顾每块湿地,让桃米村在短短几年间再次生机盎然。
左上:白颔树蛙。 图片来源 / 新故乡基金会/纸教堂。
左下:原为水芋田中的中路坑溪湿地,在放荒后意外繁衍出丰富的自然生态。 图片来源 / 新故乡基金会/纸教堂。
右:纸教堂内部由58跟纸立柱撑起。 图片来源 / 新故乡基金会/纸教堂。
地牛翻身,九二一地震一夕之间震垮了南投桃米社区超过半数以上的房屋,无惧断垣残壁、产业衰退及人口外流等种种状况,当时的里长大力号召居民与各方人士,重新整顿森林、溪涧,并悉心经营照顾每块湿地,让桃米村在短短几年间再次生机盎然。
断垣残壁中寻找希望
弹丸之地的桃米村面积仅有十八平方公里,相当于两千分之一的台湾。震后生态学者着手调查,发现这儿光是蛙类就高达23种,囊括了台湾原生物种的74%;全台162种蜻蜓中,桃米村竟占了四成以上;此外,桃米还可以看到全台近四成以上的鸟类。无论是天上飞的地上走的,走一趟桃米,有如缩小版的台湾生态,尽收眼底。
缔造「青蛙老板」的山中传奇
不过旖旎的风光并非一蹴可几,面对巨大的灾变使原本凋零的村子雪上加霜,无力感在村民心中油然而生。早期农村社会中,田鸡是餐桌佳肴,如今却要将「青蛙」奉为老板,仍旧出现许多质疑的声浪。还好,经历了漫长的沟通、倾听、讨论和理解,居民一步步走向共同的目标。地震之后,村民、政府、非营利组织、学界等跨域人士纷纷投身农村转型的行列,展开一系列的生态调查,终于确立了「桃米生态村」的重建愿景。
从社区到生态村的转变,居民开始齐心打造生态湿地,挖水塘提供生物栖息,寻求建筑和生态共生的法则,并注重每滴水资源的利用,不仅如此,居民也开始学习生物资源调查,进行河川湿地的保护,永续生态的绿色概念默默深耕到人们的日常。不久后,蜻蜓、蝴蝶翩翩起舞,夜晚小雨蛙高声演奏,蛇也悄悄的出没了,原本宁静的村庄热闹了起来。慕青蛙之名的旅客开始络绎不绝。
从社区到生态村的转变,居民开始齐心打造生态湿地,挖水塘提供生物栖息,寻求建筑和生态共生的法则,并注重每滴水资源的利用,不仅如此,居民也开始学习生物资源调查,进行河川湿地的保护,永续生态的绿色概念默默深耕到人们的日常。不久后,蜻蜓、蝴蝶翩翩起舞,夜晚小雨蛙高声演奏,蛇也悄悄的出没了,原本宁静的村庄热闹了起来。慕青蛙之名的旅客开始络绎不绝。
左上:白颔树蛙。 图片来源 / 新故乡基金会/纸教堂。
左下:原为水芋田中的中路坑溪湿地,在放荒后意外繁衍出丰富的自然生态。 图片来源 / 新故乡基金会/纸教堂。
右:纸教堂内部由58跟纸立柱撑起。 图片来源 / 新故乡基金会/纸教堂。
萤光点点 点亮桃米村
村民们相当珍惜这样的荣景,旅居在外的年轻人也回到故乡,原本在中国琉璃厂工作的李妈妈成了生态导览老师,不但积极考取华语导游领队执照,并成为环境教育老师。导览内容也从原本的主题「青蛙」,延伸到蝴蝶、蜘蛛、蛇和昆虫,桃米生态村至今已十多年,尽管频繁的定期进修,李老师仍笑着说:「大自然的教室到现在还是学不完」。不仅只有自然环境的复苏,桃米坑的妈妈从家庭主妇变成蜻蜓专家,竹笋工厂的老板成了青蛙解说员,夏夜萤光点点,点亮了村落,为农村带来了生计与希望。
断成两截的桥
除了生态导览外,村民也很快将脑筋联想到体验装置。这座断成两截的吊桥乍看之下无法通行,原来是要由两端的人,一起缓慢的向前靠近,木桥才能合而为一到达彼岸,又名同心桥。村民取大自然的木质,以原始的方式为生态村更添趣味不仅一例,搭乘木制的巨型蜻蜓流笼飞越湿地,更是令前来的旅客惊呼连连。
夜宿桃米生态村
劫后余生,村民以不同的视角重新看家乡,齐心努力的绿色成果有目共睹,成功地将危机化作转机。导览老师笑着说,过去村庄内见不着一个不认识的人,现在每逢假期慕名拜访桃米生态村的人们,甚至超过了村民。看腻了繁华的霓虹,不妨来趟桃米生态村,徜徉翠绿山林间,听溪水潺潺流过、月夜下的蛙鸣虫唧,感受原生桃米的强韧与可爱。
BACK TO TOP